近年来,互联网上对于阶层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关注自己所处的阶层位置,有人通过回顾自身经历思考社会分层的成因。本期JCS文章推送,请大家和小编一起,从宏观层面了解公众对于社会分层的关注程度。
柳建坤,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社会科学。
陈云松,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社会学、数字人文、社会心态、社会治理、社会网络。
文章利用谷歌图书的汉语书籍语料库和其他宏观经济社会数据,考察并分析了1949-2008年中国公共话语中有关社会结构的话语定义的变迁模式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由官方意识形态建构的“阶级”话语在社会分层的话语体系中逐渐消退,而以公众为面向的“阶层”话语在公共话语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生成阶层关注度指数,并与宏观经济和政治指标等时间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改革以来,公众对阶层问题的关注度受到来自国民经济的总体走势、收入差距及政治参与程度的影响;收入不平等因素比宏观经济指标更能够影响民众对阶层议题的关注;官方舆论导向并不对民众的阶层关注度构成影响,但反过来受到民众阶层关注度的影响。本文为基于个体样本的传统主观阶层研究提供了大历史跨度和宏观层次的验证。
《中国社会学学刊》(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于2014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创办。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英文社会学学术期刊,JCS致力于为中国社会学者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平台。JCS由全球最大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发行,由国内外顶尖社会学家组成强大编委会队伍,采用双向匿名评审方式和“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模式。JCS已于2021年5月被ESCI收录。2022年,JCS的CiteScore分值为2.0(Q2),在社科类别的262种期刊中排名第94位,位列同类期刊前36%。2023年,JCS在科睿唯安发布的2023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中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并达到1.5(Q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原来大数据这么会耍人,女生买完后一个比一个便宜,网友:看来以后买东西要多刷几遍天富注册